哀悼!土壤微生物学家陈文新院士逝世,曾参与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科学院院士、土壤微生物学家,中国农业大学陈文新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1926年9月23日,陈文新出生在湖南浏阳镇头镇炭坡。其父陈昌(字
中国科学院院士、土壤微生物学家,中国农业大学陈文新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1926年9月23日,陈文新出生在湖南浏阳镇头镇炭坡。其父陈昌(字章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湖南学运和工运的领导者之一,也是毛泽东当年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的同窗挚友。
1951年4月,陈文新为母亲代笔,给毛主席写了封信。5月初,她收到毛主席的亲笔回信:“希望你们姐妹们努力学习或工作,继承你父亲的遗志,为人民国家建设服务!”七一前夕,在北京华北农科所(现中国农业科学院)实习的她受邀到毛主席家做客。毛主席说:“你父亲为人民而牺牲,要学习你父亲的精神”,并为她写下了“努力学习”四个字。1954年,正在北京留苏研究生预备班学习的陈文新再次被邀请到毛主席家做客,他们进行了一次主题是农业生产的深入谈话。毛主席说:“要增产,不研究土壤怎么行呢?应该有更多的人学农。”当谈到土壤改良时,他说:“我们农民才几亩地,都拿去种草,吃什么呀?我们又没有什么畜牧业,种的草拿去干什么?”简单的话语让陈文新懂得了脱离中国国情照搬苏联是不行的,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毛主席还给她上了根瘤菌的第一课,他说豆科植物固氮是把空气中间的氮气变成肥料,工业和农业都应该多利用空气。
这次谈话不久,陈文新前往苏联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学习土壤微生物学,成为研究生物固氮的费德罗夫博士的首位中国研究生。
1958年陈文新从苏联留学回国,进入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工作,选择了“既艰辛耗时又偏僻生冷”的研究领域——根瘤菌。根瘤菌是一类共生固氮细菌的总称,这类细菌在许多豆科植物的根或茎上形成根瘤并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供植物营养,这种高效、节能、环保的微生物能够为农田生态系统提供其所需的80%的氮,并在极大程度上改良土壤结构。
自从19世纪发现根瘤菌的固氮作用以来,人类对它已进行了100多年的研究,但人们对这类资源依然没有完全认识和了解。
为了研究明白根瘤菌,让这种看不见的微生物在祖国大地为人类做贡献,陈文新带领团队开始了在中国土地上进行豆科植物根瘤情况的调查和采集工作。
几十年来,陈文新科研团队对32个省(区、市)、700个县市、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各种豆科植物结瘤情况进行挖掘调查,采集植物根瘤标本1万多份,其中300多种植物结瘤情况未见记载;分离、纯化并回接原寄主结瘤确认后,入库保藏根瘤菌1000株;通过对7000株菌的100多项表型性状分析,发现了一批耐酸、耐碱、耐盐、耐高温或低温下生长的抗逆性强的珍贵根瘤菌种质资源。
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可以减少化肥大量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
当她发现豆科与禾本科植物间作能克服“氮阻遏”,促进豆科植物更多结瘤固氮时,她兴奋不已。
1999年,70多岁的陈文新听到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令后,她邀请几位科学家共同上书国家有关领导和部委,建议将“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体系”纳入西部种植计划,让小豆科在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还草中发挥大作用。
21世纪以来,陈文新多次向党中央、国务院建议充分利用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作用,优化我国农牧业种植系统,以减少化肥用量、改善土壤性状、减少环境污染,保障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3年11月,陈文新在《中国科学报》撰文呼吁《发展新型无废弃物农业,减少面源污染源》。她指出我国农业存在“作物重茬,病虫危害,滥用农药,由此导致病原菌和害虫抗药性的提高;残留农药进入水体和食物链,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威胁到人民的身体健康”两大问题。
她提出“有机肥与化肥结合,种地与养地结合;充分利用生物固氮,减少氮肥用量,豆科与其他作物间套轮作,发挥生物间互惠作用;豆、禾间作混播,发展草地农业”等建议,希望保持我国“种养结合,精工细作,地力常新”的经营无废弃物农业传统,为实现我国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城乡人民生活环境提供可靠的保证。
陈文新用半生的勤谨研究,带领中国根瘤菌分类研究进入了新时代,她曾说:“我过去做的是基础工作,理论要为实践服务,我不能让那么多株菌老死在库里……希望为减少氮肥使用、改良土壤、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林、牧业持续发展尽一份力量。”
文章来源:《土壤学报》 网址: http://www.trxbzz.cn/zonghexinwen/2021/1008/1330.html
上一篇:葡萄酒同土壤有什么必然联系土壤条件能影响葡
下一篇:土壤微生物学家陈文新院士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