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本科《土壤学》教学改革探讨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新形势下《土壤学》教学现状 1.知识点内容松散。《土壤学》课程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1)地质学基础知识,主要讲解造岩矿物和岩石,岩石风化和风化产物,为理解它们与
一、新形势下《土壤学》教学现状
1.知识点内容松散。《土壤学》课程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1)地质学基础知识,主要讲解造岩矿物和岩石,岩石风化和风化产物,为理解它们与土壤形成、类型、剖面形态和理化性质的关系及其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打下基础;(2)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是有关土壤的物质组成、理化性质及各个肥力要素状况的综合说明,着重于基本概念、影响因子、相互关系及其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分析;(3)肥料与施肥技术,主要包括肥料种类与性质,林木的矿质营养特性,林木施肥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按照教材的设置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分别讲解各个知识点,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在实际应用时,不能把知识点融会贯通独立分析。
2.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中,理论课程通常以“PPT+讲授”为主,实验课程也大都是任课教师提前准备好材料按部就班操作。教学过程中,仅有少数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互动,绝大多数学生则处于“课堂上玩手机、打瞌睡,课下打游戏、看连续剧”的状态,很难形成良性循环的教学氛围。这种“隐性逃课”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任课教师必须努力寻找改变这种被动教学倾向的方法[1]。
3.忽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土壤学》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课程,其中理论学时远大于实验学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以理论教学为主;而实验教学时考虑到学时较短、用到浓酸浓碱等危险化学药品等因素,教师一般会提前准备好要用到的器皿、试剂和仪器等,有时甚至准备好实验“半成品”,学生仅需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步骤机械照搬,这极大地减少了学生动手的机会,无法锻炼其动手能力,也导致学生无法深恶认识《土壤学》相关分析在林学学科体系中的重要性。
二、《土壤学》教学改革方案
1.做好课前准备,让学生体验课程之美。纯粹的理论知识往往比较深奥,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备课时应当侧重语言组织和生动精美课件的运用。例如,在讲授土壤肥力高低的判断标准时,先给学生展示一张颜色呈黑褐色、植物生长茂盛的图片与另外一张岩石裸露、植物长势较弱的图片,让学生讨论哪种土壤肥力较高。经过五分钟资料查询和讨论,他们一致认为应该是植物生长茂盛的土壤较为肥沃,主要原因就是觉得图片上的植物长势良好。此时,引入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概念,并举例说明:尽管我国北方土壤,尤其是东北黑土,其有机质、矿质元素含量及土壤性质等方面均优于南方土壤,但我国龙井、碧螺春等名茶却都产自南方,这主要就是因为茶树有喜酸耐铝的生态要求,而南方高温多雨,土壤盐基离子大量淋失,铁铝富集,土壤通常呈酸性,土壤所提供的生态性质与植物的生态要求一致,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就此引入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土壤肥不肥沃是针对植物而言的,应从植物的生态要求出发来认识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如果植物的生态要求和土壤所能提供的生态性质不一致,即使土壤具有丰富的物质和能量,植物也不能利用或利用很少。在教学过程中这种对比性的课件结合在震撼学生视觉的同时,引领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2]
2.完善课程教学模式,实施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课堂提问是其中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在《土壤学》教学中,安排学生自由组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和实验操作。安排3—5人为一组,每组选择一位组长[3]。例如,在《土壤学》教学中出现的第一个专业名词就是土壤,其定义是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因子(五大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体,能够生产植物收获(功能)的陆地疏松表层(位置)。在讲解该概念后,预留一个“海底污泥是不是土壤”的半开放性讨论话题,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查阅文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第二次课时抽取3—4组学生自由发表讨论结果并分析给出该结果的原因,允许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学生发表观点的积极性很高,也能从概念涉及的内容来分析支持自己认为的污泥是土壤或者不是土壤的观点。之后,引导学生从污泥是由五大成土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能生长植物(海草等),但是被海水覆盖,因此目前不属于我们林学研究的土壤,但是经过地壳运动,海水退却露出水面后就属于真正的土壤等角度分析。经过引导,学生有所领悟、有所收获,获得满足感和更充足的自信心。
文章来源:《土壤学报》 网址: http://www.trxbzz.cn/qikandaodu/2020/0918/364.html